[論文] 識讀「帝國主義」:以大躍進時期(1958-1961)上海市編教材中的近代上海發展為例

這是碩士論文的第二章,已經在中研院的研究生工作坊和《史原》上發表過了,因為也差不多該把論文全部收尾了,慢慢的會逐章改寫過(這學期還是好忙,昨天一鼓作氣把這篇文章改完寄回《史原》編輯部,沒想到那時已經清晨了…)

我的研究主題是1958年開始在各省市編纂的鄉土教材(可以確定的是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中斷),做為當時少數的直轄市,上海的鄉土教材也就比其他省份的有趣,而且上海的檔案保存與編纂當時的財力也比其他省分雄厚,只是研究的人(那怕是研究毛時期其他地區的教材)很少,經過史原那邊同意之後就把這篇文章貼出啦,希望對其他有興趣這一塊的研究者會有所幫助

6月底前要把論文寫完啊…(汗

繼續閱讀 “[論文] 識讀「帝國主義」:以大躍進時期(1958-1961)上海市編教材中的近代上海發展為例"

今天聽了一個有趣的演講

今天在政治大學百年樓聽了一個很有趣的演講,是纐纈厚教授的演講,討論的是日本人如何忘卻近現代日本的歷史

其中有一段很有趣,教授舉了一個例子,他說他去某一所日本大學演講,問大家1941/12/8發生了什麼,有一個學生說是自己的生日(當然很明顯不可能),同學們覺得年代錯了,所以可能是教授的生日,教授一聽很無奈,就說是英美對日宣戰,天皇也同時宣戰的日子,學生就驚訝到說:「什麼,日本和美國有戰爭?」,這時教授更無奈了,就說「是的」,學生進一步的問:「那教授請問這場戰爭是誰贏了?」,教授乾脆就不教了XD

其實日本和美國有沒有戰爭,並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達拉然天天都開團也沒人關心過戰爭結果如何,不是嗎?(當然後者可能是因為電腦等級太差看不到,所以也不是人人都可以關心的,個人認為要玩魔獸、星海二還是準備比較好一點的電腦)XD

繼續閱讀 “今天聽了一個有趣的演講"

學期報告:板橋林家

大概每一學期都有一份一萬字上下的大報告,看起來是沒什麼了不起的,但是因為這學期修物件導向程式設計得每星期教作業的關係,變成我拖到期末考前後才開始看板橋林家的完整資料(其中的時候只看了林國華、林國芳和林維源這兩代,林平侯只是大概掃過去,更別說林熊徵、林熊祥這代了XD),一直寫到七月初才搞定@@"

不過大致上這篇報告參考了許雪姬老師和黃富三老師的論文,很湊巧的老師們的文章似乎都有做過分期(例如黃富三老師特別注意內山開墾,從林國芳、林國華那一帶一直到林維源,許雪姬老師則是林平侯和日據時代的板橋林家發展,例如總督府的協力者--林熊徵),後來我去許雪姬老師研究室教報告的時候,他說本來他和黃富三老師、吳密察老師(負責林家在日據時期分產官司的部分)都有合作想寫一本總的板橋林家傳,但是受到家族和大家時間湊不攏等因素就沒有完工,不過一些論文到是已經出來了,至少可以補足林本源祭祀公業出版的《板橋林本源家傳》和《台灣四大家族》的不足。

另外就是板橋林家其實蠻有趣的,可以讓我們看出台灣大族和福建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不是某些政客想忘就可以忘的,就向是大二的時候吳密察老師說的,本來台灣人冒籍考科考的風氣就很盛,台灣淪陷之後更多閩南大族的士子紛紛趕赴福建故鄉冒籍參加科考,要是日本殖民政府真的對台灣居民有「國籍選擇權」,這些人何苦再回到福建參加考試呢?我們在板橋林家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從貧困的福建故鄉到台灣工作發跡治富的家族,不斷的回饋自己的故鄉,也不忘記建設讓自己富起來的土地,這一點在一些人腦中大概已經忘了,誰還會記得廈門鼓浪嶼的小板橋是台灣首富林維源最後棲生的地方?

當然其他的部分就是一般世家大族常見的劇情,三代之後開始析戶分產啊,搞政商關係啊之類的XD(徐泓老師上課講過「誰不搞政商關係,看你怎麼做而已,難道只有中國人做生意就靠政商關係,美國人就不靠?」,可見政商關係並非全都是壞事XDDDDD)

順帶一提,這篇文章還只是整理之前的研究,我自己貼在網路上的目的是希望可以提供比較正確豐富的板橋林家的資料,不然我之前查不知道是關於板橋林家的啥的時候居然發現網路上的是錯的(好像不稀奇),但是還是希望大家作業要好好寫,一定還有很多論文可以用的XD

最後補上個人資料:B94103065  歷史四  楊可倫

跳轉後看本文,喔對,本文處理到林熊祥而已,林明成那一代就請自己找資料啦,依照他們家族傳統,我相信他一定沒有給阿扁錢啦(誤

繼續閱讀 “學期報告:板橋林家"

《夜間的戰鬥》&《中世紀的英雄與奇觀》

這本書是從我大三上學期就想看完的書,終於在一年後看完了XD(只能說一直忙),不過要追溯的話早在大一的時候劉瑞寬老師就講過同一個作者的書,讓我當時非常感到興趣,其實這塊領域也一直都是我自己一直感到興趣的,也就是庶民文化史的領域,我甚至認為只有這塊領域才能讓我們感受到一般老百姓是怎麼生活的,畢竟就算這皇宮裡刀光斧影,天高皇帝遠干老百姓啥事?

這本書主要是結合信仰和庶民文化的主題共同描述一個中世紀晚期的社會(利用布勞岱爾的分期法,18世紀依舊可以說是中古晚期),而這也是這次作報告的時候周樑楷老師有提過的另外一本勒高夫書所描述的時代,剛好結合這兩本書,我覺得可以展現一個更具體的中古晚期社會,畢竟科學革命是什麼?農夫哪知道XD

跳轉之後看文章,再說一遍別亂抄啊XD(不得不說這次的西洋史學始分數我還是覺得不理想QQ)

最後補上個人資料 B94103065 歷史四 楊可倫

繼續閱讀 “《夜間的戰鬥》&《中世紀的英雄與奇觀》"